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重要讲话精神,市纪委监委机关第三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内容、丰富形式、提质增效,促进纪检监察干部政治能力、业务本领、作风形象持续提升,为营口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一、基本情况
市纪委监委机关第三党支部共有党员9名,设支部委员3人,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第四纪检监察室全体党员组成。
在市纪委常委会和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第三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强队伍、聚合力、转作风的重要抓手,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着力打造一支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干的纪检铁军,支部共召开支委会50余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50余次,支部党员会议50余次,支部集中学习50余次,县处级以上领导为党员上党课15次。
二、主要做法
市纪委监委机关第三党支部以“党建+业务”为出发点,创新融合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为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根基
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不断提升支部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第三党支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党纪学习教育,搭建多方位学习平台,重点解决以往学而不深、学而不透的问题。一是建立“周学习”平台。常态化开展周五集中学习,采用支部钉钉群、“学习强国”平台、腾讯会议等灵活的宣传教育形式,指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建立“微展示”平台。每次支部会议确定2-3名党员讲“微党课”,变“书记讲”为“全员讲”,“人人当老师、人人当学生”,内容包括政策理论学习、党史知识学习、业务工作思考等多个方面。三是建立“微讨论”平台。坚持党课学习研讨制度,将“一人讲、他人听”变为“一人宣讲、全体讨论”,支部党员围绕党课内容谈心得、说体会,相互讨论、交流观点。
(二)强化责任衔接,促进党建与业务同步谋划
第三党支部将党建工作纳入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重要部分,明确任务线和时间轴,做到方案化、项目化、清单化,拧紧作风建设“总开关”。在办理“6·03”专案过程中,工作人员秉着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对索某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上交自己违纪违法所得并作出深刻反省,配合调查组拍摄了警示教育片,在粮食系统内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最终该案件的查办结果得到了中储粮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领导们的一致认可。
(三)推进品牌创建,促进党建与业务互促互进
坚持“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调查研究与党性锤炼、业务工作与党建任务、提升素能与改进作风”四个结合,推动党建业务有机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活动;紧紧围绕营口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做实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净化政治生态,做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持续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行动,为全市经济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超常规举措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群众关注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四个方面,严肃惩腐纠风。
三、工作成效
第三党支部始终坚持强化使命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指导实践、促进工作,服务中心、保障大局,有力有效助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守为民情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
第三党支部发挥破题、攻坚、助力作用,推动制定《营口市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实施方案》,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在全省率先完成“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和表彰工作,共评选表彰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127个,使“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正在成为常态。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和帮老助困公益活动,共派出志愿者30余人次,总服务时长120余小时,部分党员连续多年为贫困地区儿童捐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光和热。
(二)坚持党建赋能,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大
建立“大党建”工作思路,以纪检监察工作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果,支部思想行动更加统一,党建业务更加融合,纪律作风更加严明,担当作为更加主动,政治监督和党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强化监督力度,坚持开展常态化教育提醒工作,结合对口地区和监督单位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
(三)坚持守正创新,党建和业务工作进一步结合
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结合融合,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微腐败”大清扫、营商环境“万件清理”专项行动、“阳光三务”等30余项工作落地见效,其中6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务了社会经济发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活力不断提升。